讀經一:德五十1、3-7
1 【他】在世時,修理了上主的殿宇;在位時,鞏固了聖殿;
3 在他的任期內,挖鑿了蓄水池,水池廣大如海;
4 他照顧自己的百姓,救他們脫免滅亡;
5 他鞏固了城池,防備圍攻;他擴大了聖殿和庭院的入口。當他從帳幕後的至聖所出來,民眾群集他身邊時,他是多麼有光彩;
6 他如雲間的晨星,又如望日的圓月;
7 他照耀人世,有如照耀至高者的聖殿的太陽;
釋義
《德訓篇》的作者在此部作品的四四~五十章中,列舉了一連串舊約偉大的人物,天主把自己的「光榮」 ─ 智慧和能力 ─ 啟示給他們。作者主要是呼籲所有司祭們,但同時也邀請所有讀者,感謝天主賞賜給祂的人民這些偉大的人物。但是這樣的感恩尤其應該表現於:在自己身上保有祖先們的精神,並且傳遞下去。這也是今日基督徒應該有的生活態度。
新造的人
讀經二:迦六14-18
14 【弟兄們:】至於我,我只以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來誇耀,因為藉著基督,世界於我已被釘在十字架上了;我於世界也被釘在十字架上了。
15 其實,割損或不割損都算不得什麼,要緊的是新受造的人。
16 凡以此為規律而行的,願平安與憐憫降在他們身上,即降在天主的新以色列身上!
17 從今以後,我切願沒有人再煩擾我,因為在我身上,我帶有耶穌的烙印。
18 弟兄們!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恩寵,常與你們的心靈同在!阿們。
釋義
保祿在結束《迦拉達書》時,再一次綜合書信中的核心內容。關於人是否以外邦人身份、或猶太人身份進入基督信仰,以及所有與此相關的問題,實際上都已經在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時被超越了。現在真正應該注意的是更重要的:成為「新受造的人」(15)。新的創造已經在基督降生成人開始了,這是在「恩寵與真理」(若一14)中的創造。因此,對所有在天主內重生的人而言,重要的是「信」與「愛」:在信德中實踐愛德,在愛德中表現信德(參閱:迦五6)。誰若按照這個「規律」而行(16),才真正屬於「天主的新以色列子民」,必然從天主得到「平安與憐憫」(16)。
保祿告訴迦拉達人,他身上「帶有耶穌的烙印」(17)。我們可以想像,因為他實際上為了信仰的緣故遭受許多苦,被鞭打、石擊等,在身上一定留下不少疤痕。但是,更重要的是,保祿事實上從被耶穌召叫而悔改那一刻開始,便一生致力於肖似基督。
聖方濟節日
福音:瑪十一25-30
25就在那時候,耶穌發言說:「父啊!天地的主宰!我稱謝你,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,而啟示給小孩子。
26是的,父啊!你原來喜歡這樣。
27我父將一切交給了我;除了父外,沒有人認識子;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外,也沒有人認識父。
28凡勞苦和負重擔的,你們都到我跟前來,我要使你們安息。
29你們背起我的軛,跟我學罷!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:這樣你們必要找得你們靈魂的安息,
30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,我的擔子是輕鬆的。」
釋義
緊接在耶穌的「恐嚇言論」(十一21-24)之後的是耶穌的「歡呼之言」(25-26)。就其形式而言,這是一個祈禱,一個向天主表達感謝的祈禱,耶穌在這祈禱中隆重地稱天主為「天地的主宰」!「智慧和明達的人」── 神學家、經師與法利塞人 ── 什麼也不瞭解;然而「小孩子」── 單純的、被法利塞人輕視的市井小民 ── 卻明白了耶穌的喜訊。天主把這救恩的訊息隱瞞了一些人,卻對另一些人開啟。天主開啟了相信者的心,卻蒙蔽了另一些不相信的人的心。當然,這並不是說,天主使這些人不相信。當他「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」,事實上是因為這些人的心根本不願意看見,不準備讓天主使他們驚奇。
第27節並非這個「歡呼之言」的繼續發展,而是25-26節的祈禱的解釋和理由。耶穌是子,他從父那裡得到圓滿的生命和知識;他是唯一的啟示者,唯獨他能夠向人顯示父。他把天父的奧秘啟示給那些願意接受、相信、理解的人。誰若拒絕耶穌的訊息,便不能認識父。
耶穌宣告:祂的「軛是柔和的」,祂的「擔子是輕鬆的」,意思是祂的法律不壓迫人。這是相較於法利塞人對法律詮釋,而加諸於人的要求所說的。
然而,事實上,《瑪竇福音》所報導的「山中聖訓」記載了耶穌對法律的詮釋,絕對沒有減輕任何法律的要求,而是更為尖銳嚴格。那麼,耶穌如何能宣稱:祂的「軛」怎麼可能是「柔和的」?因為主耶穌彎下身子,把自己置於祂的軛之下,把自己列於罪人之中,為所有的罪人走上十字架的道路。
28節中的邀請「你們都到我跟前來」,所表達的意義和29節所說的「你們背起我的軛」是相同的意義:跟隨耶穌,加入祂的門徒團體。28節和29節中的許諾也同樣具有相同的意義:跟隨耶穌的門徒必得到真正的「安息」,因為他們真正與耶穌同在,與耶穌一起享有在天主內的「安息」。
Podcast: Play in new window | Download
還沒有評論
留 下 一 個 評 論 Canc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