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,也該顧及別人的事。
讀經一:斐二1-4
弟兄們:所以,如果你們在基督內獲得了鼓勵,愛的勸勉,聖神的交往,哀憐和同情,你們就應彼此意見一致,同氣相愛,同心合意,思念同樣的事,以滿全我的喜樂。不論做什麼,不從私見,也不求虛榮,只存心謙下,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;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,也該顧及別人的事。
釋義
保祿交代自己在獄中的近況之後,開始進入到他寫這封書信的主題。其實,斐理伯教會所受到的考驗不亞於保祿,從厄帕洛狄托的口中,保祿知道教會的一切,原來 教會內,有部分的基督徒太強調末世的觀念,強調擁有聖神的重要,基督已復活得勝,因而輕看所有的痛苦,並認為這些是沒有成全的標記。
為此,保祿勸勉信友,效法他自己隨時準備為基督致死的態度,勸勉他們務必致死各種不屬於基督徒該有的性格:鬥爭、分裂、自我中心、利己、虛榮等等。全封書信的中心部分(一27~二18),就是勸諫教會要有團結合一的心志,彼此捐棄成見,互助合作,並且顧念有需要的人。
福音:路十四12-14 線上播放
12 【那時候】耶穌也向請他的人說:「幾時你設午宴或晚宴,不要請你的朋友、兄弟、親戚及富有的鄰人,怕他們也要回請而還報你。
13 但你幾時設筵,要請貧窮的、殘廢的、瘸腿的、瞎眼的人。
14 如此,你有福了,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;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,你必能得到賞報。」
釋義
人類的每一個作為都同時包含看的見與看不見的一面。真正關鍵的並不是做了什麼,而是為什麼做。對許多人而言,邀請客人往往只是一種算計而已:這麼做是否值得?但是,愛從不計算!天主從不計算!祂邀請客人參與筵席,沒有一位受邀者可宣稱這是自己應得的,也都沒有任何人可以給予回報:他們是「貧窮的、殘廢的、瘸腿的、瞎眼的人 …」門徒們的行為應該反映天主的作為。在門徒們的身上,應該讓人看見天主自己無私的、慷慨贈與的愛。
不過,今天福音的結尾似乎和前面所說的不一致,因為這裡好像表達出對回報的期待?的確,這裡許諾了一個回報,但是這些在末世得到這偉大回報的人,正是那些在世上生活與工作中不求回報的人。
Podcast: Play in new window | Download
還沒有評論
留 下 一 個 評 論 Cancel